袋式过滤器是目前公认的在治理工业粉尘和烟尘方面有效的技术设备之一。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于燃用低硫煤和高灰分煤的电站锅炉,若采用电除尘器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或须增加投资。这使袋式过滤器以其过滤效率不受粉尘比电阻、浓度和粒度等因素的影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对于微细粒子的控制已进入实施阶段,PM 10 微细粒子的控制已有标准,对于PM 2. 5 微细粒子的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空气中的PM 10 ,特别是PM 2. 5 粒子不仅不易被捕集而且能在空气中长时间飘浮,对人体伤害较大。其中2. 5~10μm 的粒子只停留在上呼吸道,小于2. 5μm 的粒子则可以进入人的上呼吸道和肺部,甚至可以通过肺泡进入人的血液。我国可吸入颗粒物的1/ 3 以上是来自煤炭的燃烧,作为我国燃煤大户的电厂在烟尘的治理上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袋式过滤器对微细粉尘的过滤效果要比原始除尘效果更明显,这也迫使一些燃煤电厂采用袋式过滤器来取代原始除尘器。作为袋式过滤器“心脏”的滤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袋式过滤器的使用效果。随着滤料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低阻、高效、长寿命的滤料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袋式过滤器是处理工业粉尘和烟尘的好帮手的简单介绍,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款过滤器优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关键的还是要选适合自己的袋式过滤器。 本文来自袋式过滤器,请勿转载!
目前核电站通风用过滤器多的是折叠式玻璃纤维过滤器。这种空气过滤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为除去放射性微粒而研制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很薄的过滤纸做成折叠型,过滤面积比迎风面轵大几十倍。核级高效空气过滤器使用过滤材料为超细玻璃纤维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核级有分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核级密褶式高效空气过滤器(即核级无分隔板高效过滤器)。 核电站中的核电级高效空气过滤器是重要的辅助系统,主要通过过滤、吸附等手段,处理空气中所含的放射性粒子和气体,以维持厂区和周围环境的放射性剂量在允许的剂量范围内,保护核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和公众。核电级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主要用于去除通风系统中的放射性粒子,是通风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 核电级高效空气过滤器是一种一次性的干型过滤器.滤料折叠,并用刚性外框把褶幅进深全部包覆,主要功能为捕集微尘。核级有分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 核电级高效空气过滤器信息由高效过滤器厂家整理发布!
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测试中比较关注的是≥ 0.5μm、≥ 1.0 μm、≥ 2.0 μm 及≥ 5.0 μm 四个粒径范围的分组效率。第5 台过滤器分组效率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第5 台过滤器,3次试验中给定4个粒径范围的分组效率几乎是重叠的。由图表可以更具体的看出分组效率随浓度的变化情况,≥ 0.5 μm 的效率从14.7% 到17.5%,≥1.0 μm的效率从68.5%到69.0%,≥ 2.0 μm的效率从87.3% 到87.6%,≥ 5.0 μm 的效率从97.1% 到97.9%,各分组效率随上游大气尘浓度变化都很小。 由图表很容易看出,第1 到第4 台过滤器分组效率随上游大气尘浓度变化的情况与第5 台是一致的。当大气尘浓度增大时,各分组效率变化很小。第 5 台过滤器效率随大气尘浓度的变化图另外,依据图表判断过滤器的类别,可以看出,对于每台过滤器,尘源浓度不同时的3 次试验得出的效率类型是一致的。第1台和第5台为中效过滤器,第2、3、4 台为高中效过滤器。 可见,试验尘源浓度不同时,对于同一台过滤器的效率判别是没有影响的。综上,可以认为,过滤风量及上游大气尘粒径分布不变时,大气尘浓度变化,对同一台过滤器效率测试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信息由空气过滤器厂家收集整理发布!
为什么说在层流环境无人的情况下要做微生物含量检查?在层流地区, 应优先考虑无生命的粒子含量, 而对无人的环境下要作微生物含量的检查, 因为微生物学的方法是不适用检查过滤器的浅漏, 和在静止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由操作人员引起的污染。即使当灌装时操作人员有错差也只是偶然发现。 在洁净室找到的80%~90%的微生物都是由人们带来各种菌类,因为在无人环境下没有此种污染的微生物, 对于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生物计数极限无甚意义。在另一方面, 对操作环境下的空气中微生物计数的研究是唯一能说明对产品质量危害性的方法, 然而由研究人员所带来的污染亦是一项风险。 由研究人员带来污染的可能性亦可使结果失真。现尚无可参考的采样、检验方法, 或评估定量微生物计数测定法。 由物理方法测量粒子含量比较可靠、真实和精确, 应有常规检查, 生产在线管理和连续性测量。 为什么说在层流环境无人的情况下要做微生物含量检查由上海新锐过滤材料整理发布!
试验装置的构成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气溶胶发生器、风机、管道、风量调节装置、静压箱和光度计等(试验系统的示意图见附图 C. l)。气溶胶发生器为一个或多个工作压力约为 133 kPa 的 Laskin 喷嘴,气蓓胶物质可为DOP、DEHOS等,气溶胶的质量中值直径约 0.7μm,几何标准差约1.80 试验装置的风道系统 风道系统进风量大小可通过调节风机频率或风量调节发开赌阀开度调解,若从室外进风宜设加 热器。 屏蔽措施 试验装置中的静压箱在与被测过撞器连接时,要求接口处严密、不泄漏。同时被测过滤器出风面的边缘要求有屏蔽,防止扫描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气流干扰。(可采用一定高度的、带有密封垫片的矩形框 架夹紧固定来进行屏蔽,某些场合也采用"风幕"方式来屏蔽。) 试验中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或阀门,使被测试过滤器的出风面的平均风速为 0.45 m/s土0.05 m/s。 使用线性或对数刻度光度计进行扫描检漏试验。 使用线性光度计时,将被测试过滤器上游气溶胶的浓度调整到 10 mg/m3 ~20 mg/之间,用光度计采样,调整光度计指针至满刻度,然后,让光度计吸人元尘空气,调整零点。完成上述调整,即可以进行扫描试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风速越低,过滤器的使用效果越好。小粒径粉尘的扩散作用(布朗运动)明显,风速低了,气流在过滤材料中滞留的时间就长一些,粉尘就有更多的机会撞击障碍物,因此过滤效率就高。经验表明,对于高效过滤器,风速减少一半,粉尘的透过率会降低近一个数量级(效率数值增加一个9),风速增加一倍,透过率会增加一个数量级(效率降低一个9)。风速高,阻力就大。如果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以终阻力为依据,风速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就短。对于高效过滤器,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一般在0.01 m/s ~0.03 m/s,在这个范围内,过滤器的阻力与过滤风量呈正比关系( 如下图 )。 例如,一只484 mm×484 mm×220 mm 的高效过滤器,在额定风量1000 m3/h 下的初阻力为250Pa,如果使用中的实际风量是500m3/h,它的初阻力可降为125 Pa。对于空调箱中的一般通风用过滤器,气流穿过滤材的速度在0.13 m/s~1.0 m/s 范围内,阻力与风量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条上扬的弧线(见下图),风量增加3 0%,阻力可能会增加5 0%。对于吊顶高度不大于4 m的情况可以采用扩散孔板来提高风速使其达到工作面,对于高空间可以采用HEPA加旋流风口提高风速,切忌加大空调系统送风量,使高效过滤器面风速过高。 空气过滤器的额定风量是过滤器在一定的滤速下,根据过滤器效率和阻力合理选择风量,所以在确定空气过滤器风量时,一般应按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选用,根据经验一般取额定风量的80%,使阻力降低,可使洁净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下降,达到节能目的(见下图)。 结语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业主经常从节省初投资的角度出发选择效率不匹配的过滤器或者尽可能利用过滤器的额定风量,从而带来运行成本的提高。施工单位则利用各种手段减少过滤器的个数,如:通过提高风速(风量)来加大换气次数等,同样会造成过滤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的问题。所以在洁净空调系统过滤器的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匹配、合适的效率、适中的风速(风量)。